本研究中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多次施药到大葱收获,间隔时间较短,施药时大葱已经长得比较成熟,生物稀释作用对最终残留浓度的影响不大,收获的大葱样品中噻虫嗪的最终残留浓度为0.005~0.176 mg/kg,与噻虫嗪2%颗粒剂的最终残留浓度差异不大(0.015~0.117 mg/kg)
最终残留试验在江苏、四川、辽宁、内蒙古、河南和山东进行。用最低添加浓度来表示定量限(limit of quantification,LOQ),按照3倍信噪比计算检测限(limit of detection,LOD)。
关于噻虫嗪的分析方法和残留行为研究,已有蔬菜、水果和粮食作物上的相关报道,检测分析方法近几年以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为主。TDZ5WS台式低速离心机、H1650W高速离心机(湖南湘仪仪器有限公司)。2018年7月13日2018年8月10日,在四川省彭州市濛阳镇四川省农科院植物高技术育种试验基地,试验葱品种为成浙73小香葱,土壤为壤土,土壤p H值为6.8,有机质质量分数3.1%。不同剂型、不同施药量和施药方式的噻虫嗪在不同作物上使用后,存在较大的残留差异。方法 20182019年在辽宁、内蒙古、河南、山东、江苏和四川开展了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在大葱和青葱上的残留试验。
采用随机的方法在试验小区内拔取葱株(全株,包括葱白和葱叶),视葱的植株大小每次采集不小于24株(至少2 kg),用不锈钢刀切成0.5~1.0 cm的小段,在不锈钢盆里充分混匀,加干冰粉碎后,四分法分取约200 g样品2份,分别装入贴上标签的封口样品容器中,20℃低温保存,待用。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与试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1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特征1.1 多样性基于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污染种类、发生原因和发生地点等方面多样化的特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表现形式趋于多样化。
因此,环境监测部门必须重视应急监测仪器设备的更新升级,重点引进操作便捷、可现场完成检测和携带方便的仪器设备,减轻应急监测人员携带仪器设备的负担,便于应急监测人员快速抵达事故现场高效地实施监测。其中,应急监测是降低此类环境污染事件发生率和进行及时防治的有效措施。日常管理维护应当由专业人员负责,人们制定完善的管理维护规范,按时做好应急监测仪器设备的维修和保养,严格进行登记,以此保证应急监测仪器设备管理维护落到实处。一方面,应急监测人员抵达事故现场后,首先需要初步对污染事故进行评估和判断,然后尽快锁定应急采样的重点区域并制定现场采样和调查方案,之后便可以按照应急监测采样方案高效地开展采样和调查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快速准确地反映出污染事故的真实情况和扩散范围。
根据突发类型,其分为爆炸型和泄漏型;根据污染对象,其分为土壤环境污染、空气环境污染、水环境污染和多重污染等;根据污染源性质,其分为易燃易爆污染、有毒有害污染、溢油污染和核污染。针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和协调治理显得尤为重要,提升应急监测能力是降低其发生概率和进行应急抢险救援与应急治理的重要基础,否则会给生态和社会造成难以预估的危害。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中国资源综合利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另一方面,还要适当加强应急监测采样的频率控制,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突然并且通常持续较长的时间,事故初期应当适当加大采样频率,后期需要根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拖尾效应,适时缩小采样频率,进行跟踪监测,以便对事故处理成效做出准确评估。同时,地方环境主管部门和政府部门在通过前期排查掌握辖区内的重要危险源后,可以对辖区内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成因、类型和事故发生后的扩散趋势进行分析,进而可以针对性地制定出日常巡查计划、事故预防方案和应急响应预案。然而,我国目前缺乏系统完善的应急监测规范,突发性环境污染应急监测的开展主要依靠日常环境监测中总结的经验,这些经验的规范性和准确性都较低,严重制约着应急监测的开展。
3 提升我国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水平的策略3.1 构建健全完善的突发性污染事故预警体系及危险源档案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中,易燃、易爆、剧毒化学品和石油泄漏等事故占据较高的比例,这类污染事故通常会形成大量的有毒有害高污染性物质泄漏,严重威胁周围生态环境和人民生命健康及财产安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是指高浓度、大规模和高污染性的污染源未按照规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进行突然排放,从而对周围生态环境和人口造成难以控制和危害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当发生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时,环境监测部门便可以结合预警系统发送的预警信息,迅速对事故进行定性和定位,科学高效地制定处置方案。同时,生态环境部门需要根据各地区危险源具体情况,构建完善的危险源档案,详细记录该地区中危险源的类型、规模、数量和分布位置等信息。
非人为因素有地震、暴风雪、塌方等,有意识的人为因素有设备机械故障、环保设施故障、储存容器失效等导致易燃易爆剧毒化学物泄漏,无意识的人为因素有无意识的违规操作造成易燃易爆剧毒化学物泄漏。因此,要做好应急监测相应工具、器材、仪器和设备等的日常管理、保养和维护。
然而,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是一项专业性和复杂性都较强的系统性工程。因此,此类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监测和防治就显得异常重要。
其中,导致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诱因主要有三大类,分别是有意识的人为因素、无意识的人为因素和非人为因素。当前,我国缺乏专业的应急监测队伍,应急监测队伍成员主要由其他质量检测人员和环境检测人员兼职,这些人员平时以其他工作为主,在需要时进行应急监测。这样的应急监测队伍缺乏专业的知识和经验,没有受过专业化的培训,人员心理素质比较差,不利于应急监测的开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删除相关链接:污染物,监测仪,保养。当发生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时,该系统就可以及时将预警信息发行给环境应急监测部门,应急监测部门便可以及时启动应急响应预案对事故进行处理。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相比常规环境污染事件有着其特殊性,这就要求我国制定出系统完善的应急监测规范,保证环境监测人员按照应急监测规范顺利有序地开展应急监测,最大程度降低人为因素对应急监测的影响。
与常规环境污染事故相比,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污染源种类更为多样化,发生的随机性、危害性、紧急性和持续性很强,监测和治理的难度更大。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是当今社会中非常具有典型性和严重危害性的环境污染事件,如果发生,就必然会对生态、经济和社会造成严重损害。
1.2 突发性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和难预见性,其发生与时间、天气不存在显著相关性,这种突发性造成其应急监测存在较大难度。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是一类随机性、突发性和紧急性的环境污染事件,一旦发生,往往会在短时间内给生态环境和人身安全造成严重的危害。
当前,根据其发生原因、表现形式和污染物种类,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大致分为爆炸事故、放射性污染事故、有毒有害污染事故等七种。当前,我国针对此类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还不够完善,这阻碍了我国此类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质量的稳步提升。
2.2 应急监测缺乏相关资金支持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需要车辆、通信工具、现场采样和检测仪器设备和人员防护用具等。3.2 加强应急监测采样应急监测采样直接决定应急监测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因此要加强应急监测现场采样管理,确保应急监测采样的科学合理性。此外,除了要重视应急监测仪器设备的更新升级,还要加强监测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维护。2.3 应急监测仪器设备相对落后准确高效的应急监测离不开先进的仪器设备,在开展应急监测时,环境监测人员需要借助先进的仪器设备获取相应的污染信息数据。
因此,本文详细论述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特征,分析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现状,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期提升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水平。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比常规环境污染事件的监测难度、控制难度和破坏性更大,后续治理消耗的资源和投入的物力人力成本更大。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具有突发性和特殊性,当发生此类环境污染事件后,环境监测人员需要迅速赶赴现场开展监测和对污染事故进行控制,所以应急监测必须具备很高的时效性和效率,这就要求应急监测所需的相应工具、器材、仪器和设备等时刻处在良好的状态。其间利用可现场完成检测的仪器设备,帮助应急监测人员迅速掌握污染物的类型、浓度和扩散趋势等信息数据,快速推进治理,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的危害。
1.3 危险性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通常具有严重的危害性,一旦发生此类污染事件,就会对周围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也会对周围造成比较严重的人员伤亡,严重危害周围环境和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在事故发生之前,要利用一定数量和规格的自动化预警装置和预警方案构建起健全完善的预警监测系统。
这项工作每年都需要消耗大量的固定资金,然而当前我国缺乏相应的资金支持,特别一些地区的环境监测单位资金支持力度较小,造成应急监测能力薄弱。4 结语随着国家和社会大众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重视,我国环境污染防治技术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防治领域日趋完善,我国针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水平得到大幅提升,相关法律法规逐步完善。此外,应急监测的开展还需要相应的交通工具作为辅助,为保证应急监测顺利开展,要及时对仪器设备进行更新升级。1.5 复杂性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诱因往往比较复杂,其涉及的污染因素通常比较多,造成后续治理难度较大,这也需要环境治理人员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分析,采取有效措施开展针对性的治理。
3.3 加强应急监测仪器设备的更新升级和日常管理维护基于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特殊性要求,应急监测必须具备高效性和准确性,除了要求环境监测人员具备快速反应能力以外,还离不开科学先进的应急监测仪器设备。1.4 持续性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防治经验证明,此类污染事件产生的危害性通常会持续比较长的时间,未来会持续对周围生态环境和人口造成危害,造成治理成本很大。
如果应急监测部门都配置应急监测仪器设备,就要花费大量资金,其日常管理和维护也需要消耗大量资金,而应急监测仪器设备通常使用频率不高。3.4 统筹配置,在辖区中构建应急监测网络相比常规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仪器设备的先进性和精密性较高。
通常要求应急监测仪器设备具备高度自动化、功能完备、种类齐全、易于携带、维护便捷、精准高效等特点,因此为了满足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需要,要做好应急监测仪器设备的更新。因此,为了节约成本,可以在辖区中构建应急监测网络,对辖区中各个应急监测部门现有的应急监测仪器设备进行高度整合和统筹配置,既能节约仪器设备采购资金和管理维护成本,也能实现对应急监测仪器设备的高效利用。